主题词:自主车

自主车企扩张面临衰退潮

2014-06-19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由于该店不再隶属于奇瑞汽车授权范围,李鸣担心“脱保”问题,于是他在网络上搜索其他的奇瑞4S店,得到的回复多半是“已经退网”。

  艾瑞泽7车主李鸣(化名)近日到上海真北路奇瑞4S店保养,到了才发现,这家奇瑞店已经退网。由于该店不再隶属于奇瑞汽车授权范围,李鸣担心“脱保”问题,于是他在网络上搜索其他的奇瑞4S店,得到的回复多半是“已经退网”。

  “网上显示有八九家,但还在营业的只有4家。”李鸣说。随后致电奇瑞汽车客服电话,证实了这一点。

  事实上,就在几年前,奇瑞在上海有着10多家4S店,但受制于市场竞争、企业错误决策等原因,获利艰难的经销商纷纷选择了退网。奇瑞退网的案例更多体现的是自主品牌车企“折戟”上海的缩影。

  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之一,北京、上海、广州以庞大的汽车销量占据全国榜首,为各品牌汽车公司必争之地。高峰时期,比亚迪在上海布局20多家4S店,奇瑞亦有10多家经销商。但一线城市的销量蛋糕,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往往是“看得到却吃不到”。

  如同“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2010年以来,自主品牌车企在上海的网点陷入漫长的衰退期。

  相比之下,渠道建设相对稳妥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在上海却有着不错的发展,并有新建网点的计划。这表明合理的决策与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是自主品牌分食一线市场蛋糕的关键。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大幅扩张渠道建设,而忽视经销商收益与自身产品建设,其结果往往是“杀鸡取卵”。

  比亚迪是自主车企中在上海退网动作最大的一家公司。2009——2010年,比亚迪上海网点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6家左右,接近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两个本地品牌的网点数量。去年初,比亚迪在上海还有21家经销商,目前仅余14家。事实上,比亚迪网点数量能够与通用、大众媲美,并非因为比亚迪在上海的终端需求量足够巨大,而是比亚迪特殊的分网销售策略。

  根据比亚迪的分网政策,一家经销商只能销售比亚迪的部分产品。比亚迪官方称,分网目的在于保证经销商的利益,避免同区域产品竞争给经销商造成的损失。但事实上,分网策略的核心是增加单一区域的经销商数量,通过网点数量实现销量规模的扩张。

  在市场高增长时期,这一策略帮助比亚迪快速崛起。但当市场竞争恶化时,分网策略加剧了经销商生存困境。上述比亚迪经销商表示,过于复杂的渠道和单网车型的匮乏,使得上海市场早已存在事实上的窜货现象,“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销量指标是比亚迪厂家的区域经理们压倒一切的任务。”

  2011年起,比亚迪上海经销商开始洗牌,部分经销商主动退网,亦有部分4S店被收购后转作其他品牌的代理商。“比亚迪最多的时候26家店左右,中环以内还有店;现在总共有14家,而且绝大部分在外环以外。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比亚迪上海一家经销商说。

  东风风神、吉利汽车在上海也有类似于比亚迪和奇瑞的经历,但其网点扩张不如后者急剧,所以反弹相对不太明显。而梳理上述品牌“折戟”上海的过程,有一些共性值得借鉴:过度追求短期收益、高速增加网点数量、后续产品跟进乏力、公司错误的决策。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