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电动车

【科学时报】电动车“盲目狂奔”到“智慧前进”

2011-08-15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2009年开始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正在降温,冷静看待新能源汽车发展,或许更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

  从2009年开始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正在降温,冷静看待新能源汽车发展,或许更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

  本报记者 刘丹日前,《求是》杂志刊登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底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温家宝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并不十分明确,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虽有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战略性方向依然模糊、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战、消费市场迟迟难以启动、投资热潮正在衰退,过去两年被反复热炒的电动汽车,看起来似乎到了“退烧”的时候。市场遇冷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相比,今年上半年,业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渐趋冷静,反思的声音增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减速迹象明显。

  据记者了解,多地新能源汽车推广效果远低于市场预期,一些投巨资建成的充电站成为摆设,投入运营的电动公交线路普遍出现亏损。2010年下半年,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相继发布了未来3~5年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规划目标。上海计划在2012年私人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达到2万辆左右。而截至6月30日数据,上海市场只售出10辆纯电动汽车,杭州仅25辆。华东三省市普遍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达预期的尴尬。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告诉《科学时报》,自2010年6月1日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补贴政策一年多以来,全国累计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仅为800多辆,离政府与业界的普遍预期相差甚远。“以比亚迪为例,去年他们计划销售新能源车型1000辆,最后只完成了350辆左右。”李胜茂说。李胜茂认为,除补贴后价格仍偏高外,方便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仍是阻碍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的最大原因。就方便性而言,仅从上海地区来看,充电设备建设速度远低于政府2010年提出的计划目标,目前建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只有45个,其中绝大多数的充电站和充电桩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区,这意味着纯电动车只能在相对狭小的区域间运行。目前各地纯电动汽车的应用对象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采购的公交集团,以此来完成总体发展销量规划指标。另外,尽管混合动力方向的成熟度以及运行条件都要好于纯电动汽车,但汽车销量也不乐观。以上海汽车的混合动力汽车情况来看,去年底,上海汽车已经推出了荣威750的中混(节油率20%)车型,而现在,上海汽车品牌经销商那里很难看到这款车型的踪影。减速慢行李胜茂告诉《科学时报》,从投资上看,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手笔投资不如前两年密集。“一方面是好企业大多已经找到投资,值得投资的企业难觅,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反应并不积极,电动车推广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李胜茂说。

  来自汽车业界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除了上海嘉定宣布建设国际电动车示范城之外,其他地方没有类似的动作。曾高调提出建设世界最大电动车城的河北曹妃甸,近半年项目推进几乎陷入停滞。山东烟台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城项目,曾计划投资100亿元,建成当地主导产业,现在仅剩下几百亩荒地和一堆烂尾楼。在市场层面,与过去两年在全球大小车展频频亮相的电动车型相比,无论在公共服务还是私人消费领域,新能源车型特别是纯电动车型推出少之又少。

  查阅工信部半年来5批新车报告,新能源车型多数集中在电动大巴和商用车领域,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轿车仅有10多款,乘用车企投放新能源车的速度明显放缓。技术链条的各个环节上,这半年来几乎没有进展。更要命的是,整车企业和电力企业在电动车充换电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上分歧巨大,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争论多,协商少,难以形成合力,这是电动车商业化推进迟缓的重要原因。种种现象表明,从2009年开始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正在降温,冷静看待新能源汽车发展,或许更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呼吁理性发展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适当降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好处。“之前太热了,有很多投机、炒作的成分,通过示范运行发现一些问题,让业界重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困难,从而挤掉一些投机者,对于这个新兴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电动车专家谢子聪告诉《科学时报》。谢子聪表示:“我不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会减速,只会从"盲目狂奔"进入到"智慧前进",关键在找准方向。”

  “备受关注的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一再推后发布,工信部再次展开电动汽车行业产业化情况摸底调查,说明了国家相关部委在理性思考和科学研判,这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福音,也可能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科学发展的转折。”谢子聪告诉《科学时报》。“冷静来看,中国电动车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是用"学习复制"的心态去做"独立创新"的事情。因此,找不到打开"独立创新一项新兴产业"这扇大门的密钥。”谢子聪说,“准确来说,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动车领域出现了很多重大利好消息。”“如国家电网确立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和电池租赁的商业模式,就是奠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的大事。”谢子聪说,“尽管半年来负面消息不断,但也要看到业界取得的进步来之不易。”今年上半年,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出台,由密集转为精准,支持方向由整车技术向产业系统技术与市场并重转移,说明了政府管理思路更加贴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此外,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的难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新产品由过去的“频推”到现在的“精推”。整车企业则从只谈“整车技术创新”到全面认真思考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创新”,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讨论。“这都是业界努力探索的成果。”谢子聪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