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铁路 网络订票 配额

铁路网络订票三大难题 如何配额成关键

2011-03-17 中国交通投资网
 

  备受期待的铁路网络订票终于有了时间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近日表示,近期将首先在高铁全面实行车票实名制并且在年内铁路全面实现网络订票。这一表态获得了各界的一致支持,但由于可订票配额、信用及支付体系等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办法并未被公布,仍有乘客及业内人士担心“幸福不会来得如此快”。
  
  年内铁路全面实施网络订票
  
  

回家时一票难求的尴尬、“黄牛党”非法攫取的大量利润、铁路售票系统的乱象使得火车票实名制和网络订票等公开化手段的呼声由来已久。
  
  “铁路部门注意到了广大旅客对网络订票的热切期盼。网络订票具有方便、快捷、支付电子化等优势,既可方便旅客,也可减轻车站压力,今年内铁路将全面实施网络订票。”作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近日的上述承诺成为春运后时代最受旅客关注的焦点,究竟全面实施网络订票是否能够解决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紧张情况,能够让原本并不宽裕的票源切实销售到旅客手中?
  
  然而,看上去很美的网络订票实现起来却并非易事,此前铁道部运输局综合部主任李军就曾表示,目前铁路网络订票系统还有三大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即售票安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如何公平分配运输资源是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多少配额才是公平?
  
  网络订票首先要解决的便是配额多少。曾参与铁道部实名制研究工作的智能交通网总编辑李亚飞告诉记者,火车票的购买群体与飞机票不同,有大批不具备上网能力或上网条件的农村人群。铁路网络售票目的在于公平,但是如果网络订票的配额过高,那么对这些不能上网的人又产生了另一种不公平。而如果分配过少,网络订票又变成了徒有其表的空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规避弃票现象。”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弃票,即旅客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订票的形式预订火车票后,因种种原因放弃购买的情况。由于目前铁路部门在个别地区试点的电话及网络订票均为预订而非购买,旅客只需凭借身份证号码申请后,在列车开车前一定时间内前往窗口付款取票即可。“虽然一般会要求旅客必须提前24小时来取票,但是由于弃票量较大,剩下的票即便是再次放出,也很难在开车前全部售出,这就造成了浪费。”沈阳北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年春运期间,该站通过电话订票最终平均会出现每列火车数十张左右的弃票。
  
  “秒杀抢购”如何确保诚信?
  
  对于屡屡出现的弃票现象,曾有专家提出是否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付款的形式进行避免,然而业内人士却指出,由于技术限制,网络直接支付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彻底保障,目前尚处于未知阶段。
  
  事实上,早在10年前,铁路系统就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最终之所以中断,与网络安全息息相关。
  
  2000年,当时的北京铁路分局“认定”的北京首铁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开通“首铁在线”网站,提供火车票查询、预订等多项服务。虽然这一服务当时实行会员制,订票者需缴纳小额会费,但其受到好评却多如牛毛。可惜的是,此后因一度网络瘫痪,该服务无疾而终。
  
  “网络技术本身发展并不成熟,运用网络进行铁路售票,必然受技术发展限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水平并没有给网络订票提供足够支撑,这导致网络售票过程中易出现网络欺诈现象,除此之外,网络火车票真假难辨都给购票者构成安全威胁。
  
  毫无疑问的是,由于资源仍然紧缺,网络订票开通后,紧俏线路的销售必然出现“秒杀”式的抢购。然而,正如铁道部此前所表态的,在这样的抢购过程中,如何保证每一张卖出去的票都是有效的,是否会出现订票不取票的现象,仍是网络预订中的问题。
  
  普遍的观点是,由于资源非常珍贵,网络订票必须采取民航那样提前支付的方式,即付款后预订才有效。但是网络付款需要多道安全保障程序,通常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在分秒必争的抢票过程中,这样的支付又难免成为“手速”和“网速”的比拼。
  
  轨道网络基本建成方有效应
  
  “购买形式的变化只能解决公平与非公平的问题,无法解决资源供应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在铁路购票难这个老问题上,尽管相关利益者非法牟利导致的“黄牛”现象加剧了火车票的紧张形势,但真正核心的问题在于铁路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巨大落差。他认为,目前所能够推行的网络订票的“突破”意义更为重要,很难通过这一时的变化彻底解决车票不够的问题。
  
  “预计2012年,我国铁路干线建设网络基本形成,主要城际客运线路开通以后,车票紧张的情况才能得到缓解,那时网络订票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董焰说:“另一方面,网络订票配额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计算过程,相关部门需要到各地各城市调查统计购买人群,才能得出科学的数字,而这一措施的完善,也需要较长时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