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零部件

零部件企受价格成本双挤压 利润下滑

2008-06-30 中国交通投资网
 

  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发展健康,但面临诸多瓶颈问题,包括“独资倾向”、“技术差距拉大”、“生存环境恶化”等棘手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依据韩国和日本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他们国家的市场从快速起步到基本成熟,大约花费13-16年时间,其中在起步初期4年中的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而整个13-16年时间中的市场平均年增长超过20%。因此,据此测算,中国的汽车市场的起步在2001年前后,其高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2015年前后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零部件部主任闫建来认为,整车市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零部件汽车的兴旺,截止到2007年,国有及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5000家左右,从业人员约150万人。就制造能力而言,一批主流零部件企业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水平,基本满足国内引进车型的配套需求,同时,汽车零部件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主机配套体系,形成了以浙江、上海、长春、湖北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基地。

 

     但闫建来同时认为,最近几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零部件绝大多数以独资方式在华建立生产基地,而入世前成立的零部件合资企业中的外方纷纷回购股权,谋求独资或绝对控股。这种独资倾向,既有文化冲突、资本和利益冲突等原因,也有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分歧。外方的“独资倾向”使得中方以市场换技术、换管理、换资金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国内零部件企业与世界汽车某些高新技术的差距在拉大。如排放、安全、结构设计等等,国内零部件企业普遍对前沿技术投资不足,差距拉大;三是市场压力明显增大。零部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存环境堪忧。零部件企业受到价格、成本的双重挤压,赢利能力普遍下滑。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