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航空业

航空业市场化道路依旧漫长

2007-12-06 中国交通投资网
 

  1130,酝酿4年之久的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在首都机场迎来了它的首航,这标志着我国继国航、南航、东航之后的第四大航空集团正式成立。2002年,民航总局整合了直属的10家航空公司资源,并形成以国航、东航、南航为首的三大集团。但是从市场竞争角度看,民航总局直属的三大集团股权结构雷同,行政色彩强烈,享有垄断带来的种种便利,因而轻松坐拥八成市场份额。而在夹缝中苦苦挣扎的民营航空公司,仍旧只能在支线和部分干线上通过“拾遗补阙”维持生计。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的成形搅动了原有市场的平静。这家由海南省政府控股、索罗斯基金等参股的航空集团隶属于民航总局体系之外,对原有三大集团的经营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市场发展的规律表明,行政襁褓内的垄断航空公司“主动”提升自己的动能不会强劲,只有在它们切实感受到竞争压力时,潜在的危机感才会促使其“奋发图强”。事实上,如今民营企业的营销举措已经起到了一定的“鲶鱼效应”。比如,一贯秉承“让更多旅客选择廉价航空”理念的春秋航空不仅在国内首次推出了手机订购机票服务,而且首开“零元机票”活动,在武汉至上海的航线上每天赠送20张机票(《东方早报》123日)。

 

  相比之下,既有的寡头企业在股权结构一致的背景下,却很容易形成准垄断联盟,不久前“京沪快线”的成立就一度让低价机票瞬间消亡,既得利益者联手蚕食消费者利益的恶果显露无遗。此外,航空业巨头在行政保护下“休养生息”,还会让航空企业止步于既有的市场利益,错失发展良机。随着天空的开放,新航、泰航等一些亚洲航空公司已进入我国的二线城市。与此同时,中美航权协议签署之后,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以及美联航空公司已渐次入场,美方的航权已经基本用完,但中国的航空公司却尚未用足其全部的航权。

 

  客运方面,外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上的市场占有率为56%左右,而国内航空公司则不足44%。在货运方面,目前中外航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82%,差距更是明显。这些数据表明,尽管表面看来行政垄断能在短期内令国有航空公司“衣食无忧”,但长期来看,随着外资逐步蚕食市场,中国民航业整体面临的竞争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大新华航空公司的成立,尽管可以平衡三大航空公司垄断的局面,并带来些许竞争的意味。但毕竟仅仅是既有航空公司的整合,难以推动更市场化的竞争局面的形成。竞争永远是市场进步最好的推动力,无论立足于激励航空垄断巨头提高竞争能力,还是从防御外资同行业务渗透的角度来看,我国航空市场的行政壁垒都应降低。

 

  然而今年9月民航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0年之前中国民航业将暂时不审批新的航空公司申请。这表明,打破航空业现有垄断局面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