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船企

绿色船型主导船企未来

2013-09-29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我国骨干船企适应市场结构性变化,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型船舶,在订单承接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船企围绕船舶设计、建造重点环节,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低耗能、低物耗、高效自动装备,努力构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先进制造体系。

  今年以来,我国骨干船企适应市场结构性变化,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型船舶,在订单承接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船企围绕船舶设计、建造重点环节,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低耗能、低物耗、高效自动装备,努力构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先进制造体系。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今日,我国造船业积极应对重大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以建造绿色环保的船舶,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在国际造船业中的竞争力。

  绿色船型发展形势喜人

  近一年多来,国内骨干船企十分重视开发绿色船型。我国造船业已具备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部分产品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船型技术经济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对国际新标准、新规范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骨干船企根据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加大节能环保新船型开发力度,优化三大主流船型,全力承接新船订单。

  这些订单向国际海事界充分展示了我国骨干船企在绿色船舶方面的技术能力。例如,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10艘5万吨成品油船订单。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推出的“绿色海豚(GREEN DOLPHIN)”型3.88万载重吨散货船大受市场青睐。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关企业针对船型主要开展了降低船舶阻力、优化主机和布置、废热回收、降低辅机能耗等工作。例如,安装导管改善艉部伴流场,提高螺旋桨效率,在船舶设计吃水状态下,可以达到节能效果。采用废热回收系统,增加的投资成本可在短期内收回。

  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方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6艘17.4万立方米双燃料电力推进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具有C型液货舱和双燃料主机推进系统的28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在清洁能源使用上,骨干船企采用LNG双燃料动力装置,可大幅度减少排放,特别是SOX的排放,可满足排放限制区(ECA)的排放标准要求,并降低燃料成本。

  针对绿色航运的发展趋势,船企大力进行环境友好船型的开发和建造。目前,部分船型装备了燃油快速回收系统(FORS),通过优化船上的系统布置,可在事故发生后,利用打捞船上的设备直接从失事船舶中快速回收泄漏的燃油,避免燃油外泄,减少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降低回收海面漏油的费用。此外,国内不少船企、科研院所、设计公司已经启动了无压载水舱船舶相关的基础研究。

  适应绿色潮流压力增大

  据介绍,日韩主要造船集团在市场竞争激烈、船型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凭借强劲的创新研发和建造技术实力,在节能环保的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海洋工程产品等订单承接方面显示出较强的优势。比如,国外船企较早进行LNG供气船的概念设计,改进SCR系统使船舶满足美国关于废气排放的要求。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航运企业和船厂等已组建联合研究小组,在减阻技术、船舶动力技术和复合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全面攻关。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际海事组织(IMO)涉及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控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油类、操作废弃物,而且扩展到压载水的排放、气体排放物的控制、石棉制品的使用限制以及船舶退役后船体和组件都能拆解利用等。在欧洲和美洲还针对SOX排放限制区,实施非常严格的船舶排放标准,且排放标准逐年提升。这些要求进一步催生了船舶“绿色化”升级换代。

  专家指出,国内船企在节能环保船舶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日韩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船舶的快速性、空船重量、营运经济性、设计理念等方面。具有同样方形系数的船,我国船速偏低,油耗高。部分船型不能准确反映船东使用要求和航行港口的运行特点。除了研发能力和精细化设计能力的欠缺,还存在配套能力的影响,例如我国建造的船舶空船重量重的问题,主要是国产船用钢材一般都是正公差,国产配套设备重,宽板及高强度钢使用比例低这些原因所致。

  同时,长远来看,国内沿海、内河、城市港口水域出台类似于国外ECA水域排放标准只是时间的问题。在减排现状方面,我国远洋船舶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但内河船舶的差距逐渐拉大。目前,城市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沿海海域的排放标准、相应的分级实施计划和实施时间表等工作进展缓慢,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提速。内河、沿海船舶电动、LNG燃料动力设计、安装、改装、检验和应用缺少法规和规范的指导,相关规范、技术标准还有待完善。

  抢占先机尽快缩小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使全球航运业一时还难以走出低迷状态,造船业今后几年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对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骨干船企需要继续按照国家的指导方针,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着力在环保、经济、高端上下功夫,把加快船舶研发创新放到第一位来抓。

  有关专家指出,船企在新开发船型时应充分考虑船东营运的收益,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造船成本(贷款成本、油价、货币汇率等)、航运成本、航运管理、航运收益与经营政策等参数。因此,要深化对国际海事新规范、新公约的研究,加快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降低油耗、减轻空船重量、减少碳排放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深化对市场趋势、港口与航线变化及满足船东个性化需求的研究,在加强船型储备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精品船型。

  良好的船舶建造工艺和精度,是控制船舶空船重量的最好办法。在建造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布置来降低船舶的空船重量,特别要做到每块钢板的厚度恰当。国内研究机构曾对某型散货船单位载重吨的空船重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空船重量变化范围较大,说明通过优化布置可以较明显地降低船舶的EEDI。船企还需进一步提高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水平,推进企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

  加快行业节能降耗标准制定和评估体系建设,有利于营造节能降耗的环境。要针对不同的船型,建立低碳环保船舶经济性评价体系,提出能反映当前船东对船舶订单需求的经济性指标。这样能够从技术角度为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营运等提出方向,在规范标准等方面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船界应加强绿色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共同致力于推动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