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成渝高速

成渝复线:国内首条低碳高速路上的生态剪影

2013-09-12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比现有的渝遂高速里程缩短50公里,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6条“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低碳高速公路。

  关注理由:6月13日,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全线贯通,它是连接成渝两地最便捷的通道,比现有的渝遂高速里程缩短50公里,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6条“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低碳高速公路。

  盛夏时节,沿着成渝高速复线来到缙云山脚下,只见雾岚袅袅,群峰叠嶂,自然风光旖旎纯美。穿行于灵秀山水间的成渝复线,在让世人领略到巍巍缙云山的盎然生机和蜿蜒嘉陵江水的灵动风情时,也让人惊奇于这条刚刚贯通的高速公路本身也是山水间的一道靓丽风景。路与山、路与林、路与水是如此地和谐相融,如此地相得益彰!

  有人说,成渝高速复线是一条“最美”的高速公路,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它把握好了“生态”与“建设”的和谐关系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而正是这两点,支撑重庆打造了这条国内首条低碳高速。

  近日,先行探访体验了这条高速公路的低碳、环保、美丽与人文细节……

  遍设高科技,只为给生态“让路”

  坐落于缙云山脚下的缙云山隧道是成渝高速复线(重庆段)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四周植被完好,灌木丛郁郁葱葱。“能否让我们的进洞方式更环保、更生态一些?比如在隧道洞门尝试”零开挖“?”在隧道开建前的一次现场技术交流会上,这一提议引起所有在场技术人员的共鸣。而今,实现“零开挖”的缙云山隧道口植被覆盖完好无损,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相融。

  行驶在成渝高速复线公路上,处处可见建设者为生态、为环保所做的一切努力。

  为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施工单位广泛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技术,通过锚杆使框架梁结构与地层“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作用体系,增强了地层的强度,改善了地层的力学性能,有效调节和提高了岩土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从而大大减少坡面防护的圬工数量。

  在路基施工中,他们采用“表土回收利用”技术,即在清除地表土前先放出挖方坡口线,只允许进行坡口线以内的砍树、挖根和清除表土,严禁清除坡口线以外的植被。而清除的地表土集中堆放,不与其他弃土混堆,并做好临时防护和排水,用作以后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服务区、边坡绿化及弃土场复耕绿化的回填土。

  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在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彻底解决了隧道弃渣存放及破坏环境的问题,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通过对隧道弃渣的筛选、破碎、筛分、除尘等加工工艺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通过科学的试验检测,确定了机制砂混凝土合理的工程应用部位,如桥梁基础、隧道衬砌、沥青路面中下面层、边坡砌筑等,通过行之有效的施工变异性控制,保证了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时的质量安全。

  “低碳高速,就是要实现高速公路绿色环保、生态至上、持续发展。发展低碳高速,是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重庆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快乐出行的需要。”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总工程师郑刚介绍说,“在路面施工中使用橡胶沥青,采用温拌技术,既变废为宝,又节能减排;在房建中,采用了绿色建筑标准,在各服务区配置中水处理系统和预留燃气动力汽车充气站;隧道照明也采用了LED灯具和EPS应急电源设备等。”

  驱车行驶在成渝高速复线(重庆段),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段刚修建的高速公路,因为高速公路两边边坡的绿化有许多已经形成。原来,这在施工之初对绿化问题就进行了充分考虑,采用边施工、边绿化的作业方式,高速公路修好了,边坡的绿化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微创”施工,路与环境友好的生动实践

  有言道:美玉非天成,妙手巧雕琢。在成渝高速复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郑刚看来,修路有如“琢玉”,“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当是浑然天成。只有人们看不出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才是”琢玉“的最高境界”。早在各项目的线路设计之初,高速集团就以超前的设计眼光,充分结合沿线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结构,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纳入设计中进行优化考虑,以把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各项目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方案的优化调整。

  夏家岩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地形走势,取消了原长度为556米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大桥的设计,明显降低了工程规模。

  在宝兴镇黄桥村段集中高挖方施工中,通过在山体更薄处穿越,减少挖方段长度,降低中心挖高等手段,将三段高挖方路段的路线平纵面优化,使挖方数量减少约29万立方米,土石方基本达到平衡,大幅度减少路基开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使占地减少74亩。

  为解决巴岳山隧道进口段分离式路基过长的问题,他们将平面转角点尽量靠近隧道进口,缩短长度1650米,占地规模也明显减少……

  经过不断地优化设计,全线路基土石方共减少186万立方米,减少大桥长度1659米,减少涵洞及通道42座、分离式立交9座、人行天桥14座。

  春去秋来,这一系列和谐环保的新做法,一时传为成渝高速复线公路施工领域的美谈。安全舒适,生态文明的美丽穿行

  为了保证驾驶安全,成渝高速复线对线形指标实行级差控制,强调线形的合理衔接和过渡,对级差较大路段,通过增大超高、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予以弥补,以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证公路运行安全的目的,并在多雾路段设置雾灯,降低雨雾天气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小亭幽静、条石踏步连着溪岸、人性化的标志牌、生态隔音墙……为了突出服务功能,成渝高速复线建设结合地形和景观特点,在沿线设置了多处停车点、观景台和服务区,从细微之处给予驾乘人员、游客全方位关怀,让旅途充满舒适和温馨。

  如今,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穿越川渝两地,乡土风情、人文景观和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杰作。从重庆主城出发,驱车驶上通往成都的高速公路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荫,郁郁葱葱,高速公路就像飘在绿海中的一条银带,因势顺形,在林海中向前延伸,绿化带上的鲜花灿烂开放。经过科学养护,修建高速公路时留下的冰冷生硬的工程痕迹早已不见了踪影。

  在重庆,不仅是成渝高速复线,渝湘高速(重庆段)也为不破坏峡谷自然生态,设计了一座最具代表性的顺特沟大曲线桥,大桥一端连着寨上隧道,一端接着葡萄山隧道,桥身沿溪而走,顺山蜿蜒,呈S状穿行于青山翠谷间。而今,当峡谷中雾气升起时,大桥如两条银龙出洞,在深邃峡谷间翻腾嬉戏。

  不管是成渝高速复线还是渝湘高速,在重庆如这样为生态让路的高速路还有很多很多,“美”的延续已经向交通建设更多领域辐射,先进的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建设共识,在高速公路建设当中,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新建设模式,已成为美丽重庆的坚守,守住了一方碧水,守住了一方青天。

  希望这种力量,能够一如“美丽公路”成渝高速复线一样,延伸,延续……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