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山东 海洋 高端装备 制造业

耀眼的“山东蓝”:高端产业方兴未艾

2012-09-17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作为衡量蓝色经济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山东厚积薄发。造修船业、游艇和邮轮制造业、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业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助推山东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作为衡量蓝色经济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山东厚积薄发。造修船业、游艇和邮轮制造业、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业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助推山东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在青岛海西湾沿海而行,来到了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及其陆地终端设计与建造的公司。在这里看到,1600多米的工厂岸线上分布着多个海上平台。其中一个建造中的综合处理平台达3万多吨,遇到恶劣天气时,平台上人可以撤离,用电脑遥控指挥就可以作业。

  “陆地和近海油气田开发已经饱和,向深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公司总经理史佑说,公司定位“高端”“深水”,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其设计制造的铺管船可铺设深达3000米的深水管道,已应用到南中国海、东海、渤海,并参与国际项目招标。

  同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一样,众多顶尖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云集青岛海西湾,带动各类配套企业100余家。这片处于中日韩世界船舶制造业“金三角”地带的U型港湾,如今已与上海、大连、广州比肩成为我国四大海洋工程基地和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在烟台也看到,大宇造船、京鲁造船、巨涛海洋等一个个世界级船舶制造企业相继落地,配套企业迅速辐射延展成一条条产业链,形成造船产业集群。

  海带除了能做简单的食品,还有什么用处?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探寻,从这个小问题寻找到一个大答案: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在力促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出一个“蓝色产业增长极”。

  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上,“山东蓝”正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在海带产量占全国一半的荣成市,海之宝公司将过去的“大路货”海带开发成深海小海带,使其跻身“山东三珍”,代表了我国海带产业发展的水平;而同样是普通海带,在位于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明月海藻集团,变成上百种海洋生物产品。从化妆品到口香糖、从无纺布到有机肥,让人啧啧称奇。明月海藻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可昌称:“从海洋化工到海洋生物,再到海洋新材料,公司的产品不断升级,像一个喇叭口,呈辐射状‘无级变速’地发展。”

  小小海带,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崛起的缩影。近日走访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从一个个鲜活的现场,看到了更多现代海洋产业的崛起。

  在青岛即发集团,饭桌上吃剩的虾蟹壳变成了紧俏的原料。烧杯、试管和测压防水装置组成的流水线,让即发的产品展示厅更像是一个化学实验室,这些设备向人们展示了海洋生物甲壳演变成贴身内衣、以及医用消毒绷带和野战帐篷的化学提炼加工过程。“即发集团的自主品牌,正是主打这些由甲壳素纤维制成的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新产品。”集团研发中心主任黄聿华说,这一新材料的开发把衣服的附加值提高了五六倍。

  “高端产业正呈带状迅速发展,并在园区内形成集聚效应,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的一大亮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说。

  这契合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初衷。根据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确定了14大重点产业,将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态环保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以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为重点,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前不久,山东公布了半岛蓝色经济区年中“成绩单”,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蓝色经济区正成为我国涉海高端产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