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防城港市上思县 养护公路

防城港市上思县拨经费养护公路

2011-04-15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防城港市上思县从县财政里每年补助农村公路每公里养护经费1000元,使全县所有农村公路做到了有路必养。

  泥土路升级为砂石路和沥青路,坑洼狭窄的乡间小路变通途。在一条条绿意盎然的公路上,长途客车搭乘怀揣致富梦想的农民工走南闯北,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往来如梭……放眼我区,一幕幕兴旺场景在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中随处可见。
  
  曾几何时,由于农村公路投入少、等级低、配套设施不齐全,“一年建成,两年凹坑,三年开裂,四年消失”成为我区部分农村公路失养损毁的真实写照。
  
  

“三分建,七分养”。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必须在养护管理上下工夫。在大规模的农村路网建设铺展开后,我区各市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亮点频现。
  
  “十一五”期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5.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倍。截至2010年底,我区新增192个乡镇通等级沥青(水泥)路,新增4491个行政村通等级沥青(水泥)路,全面完成预定的乡乡通沥青路、村村通公路以及50%建制村通水泥路目标。全区交通部门管辖的乡村公路总里程达8.8万公里,其中县道总里程2.43万公里,全部在养;乡道总里程2.8万公里,全部在养;村道总里程3.5万公里,在养率56%。全区在养的农村公路县道好路率为75%,乡道好路率为50%。
  
  规范制度资金用在刀刃上
  
  我区农村地形复杂、山多坡陡,对公路管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区制定《广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明确了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为我区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各地也积极响应,探索与地区实际相适应的县、乡道的养护管理模式,使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资金短缺,是国内农村公路养护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十一五”以来,全区各市县按照“交通部门补助一点、政府财政安排一点、部门资金整合一点、一事一议解决一点、受益企业投入一点、后援单位帮扶一点”的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动社会各界主动支持,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有力促进了农村公路的发展。
  
  防城港市上思县从县财政里每年补助农村公路每公里养护经费1000元,使全县所有农村公路做到了有路必养。2007年开始,桂林市灵川县将“村村通”建设养护的县乡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至少安排农村公路建设财政预算资金1300万元,并根据《灵川县“十一五”通行政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要求乡镇按财政实力自筹20%-40%,分期分批存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有账户。对如期不能筹集的乡镇,由县财政从乡镇财政抵扣,从而全面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做到资金按项目专款专用,严禁建设资金被挪用,定期实行资金使用审计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管养分离道路养护市场化
  
  3月24日清晨6时许,灵川县潭下镇庄屋村农民俸丁香穿上荧光马甲,把铁锹、扫帚等养护工具装上手推车,独自来到离家三四公里外的县道上,对她承包的5公里县道进行养护。俸丁香的工作主要包括巡视公路,清扫、修填路面,疏通水沟,除草、修建路树、看管道路交通辨识牌等。俸丁香承包这段公路已有4年,通常每个月花15天就能完成指定的养护任务。“月底县公路管理所会定期对我们的养护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只要完成养护任务,一年能挣2万元。在家门口挣钱,地里的农活还不耽误,把路养好了,我们家里的农产品也好往外运,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俸丁香喜滋滋地说。
  
  在灵川县,像俸丁香这样的养护承包人有20多个。该县150公里的县道已全部承包给当地农户,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还大大减轻了养护部门的压力。灵川县公路管理所所长文东连告诉记者,该县文家至兰田公路全长29.1公里,原设有3个养护道班,共有7名养护工,每年县里投入经费达15万元,但路面不干净、水沟不通畅。2007年起,公路所的身份转换为单纯的管理者,将文兰路实行承包到户,管养工作焕然一新,每年支出的管养费下降到10万元,成为桂林市农村公路养护的示范路。
  
  “以前完全由道班来实行养护,我们既要‘养人’,又要‘养路’,而且‘养人’的成本比‘养路’还高,资金难免紧张。”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县乡公路管理处处长李朕屹表示,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实现管理与养护相分离,在养护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对外公开招标并实行承包制,使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是我区的一项成功尝试。
  
  在玉林市玉州区,公路管理所与具有养护资质的养护公司签订《公路养护承包合同》,将小修保养工程承包给公司,实行合同化管理。“公司化养护”模式试行3年来,当地农村公路好路率均保持在80%以上,年终好路率达91%以上。
  
  技术革新走上机械化道路
  
  随着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及路面状况的不断提升,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不再仅凭一把铁锨两只箩筐就能解决。从砂石路面养护的铺砂回砂,发展到采用机械化操作摊铺、修补路面,广西农村公路的养护正走上机械化之路。养护工人再也不做“手拿簸箕肩挑砂”的原始型作业,转而成为配备综合养护车、洒水车、装载机、压路机的“机械化部队”了。
  
  钦州市每年投入120-150万元用于基层养护站的设备购置,将原来残旧、落后的难以适应养护工作需要的手把式养护拖拉机、人力木车进行更新换代,逐步配备安全、高效、更适合养护工作需要的小四轮养护拖拉机、多功能后驱动养护拖拉机等。为了快速高效地处理养护中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各县区公路所均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强、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养护施工队伍,通过采取基层养护与专业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对管养公路实行“地毯式”的全面养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2001年至今,该市已先后投入了1200万元用于养护机械的购置及更新,四个县区公路所共拥有农村公路养护挖掘机11台、装载机7台、压路机3台、推土机6台、水车5台以及方拖49台。机械装备精良、齐全、完整,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公路塌方、路面修复等各种高强度公路养护工作。
  
  南丹公路局结合山区公路养护特色,改善养护设施,为各养护站配备3-4台小型平板夯,逐步提高了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这种小型平板夯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工作效率高,在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坑洞修补上发挥了较大作用,有效提高了养护质量。
  
  文章来源:广西日报数字报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