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航空 飞机

航空公司飞机引进有潜规则

2010-06-29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多名官员、航企人士遭调查背后揭开航空业潜规则。权力寻租涉及设施招标、航线取得、引进飞机等多个环节,想要去的一条热门航线,起码在千万元以上。

  多名官员、航企人士遭调查背后揭开航空业潜规则。权力寻租涉及设施招标、航线取得、引进飞机等多个环节,想要去的一条热门航线,起码在千万元以上。

  据每日经济新闻6月29日报道,多名官员、航企人士遭调查暴露航权寻租潜规则,可供寻租的权力集中于机场设施的招标建设,热门航线的取得,购置飞机的审批等。

  刘亚军的突然诀别,串连起民航系统前后的深度动荡,将此前被包容于民航内部、却长期存在的制度性缺失以及腐败因子,以一种颇为意外的方式为公众所注目和再思考。

  某航空公司高管透露,民航业内可供寻租的权力集中于机场设施的招标建设,热门航线的取得,购置飞机的审批等,周围聚拢着大量利益相关体。他分析到,从目前涉案的人员来看,除民航局官员外,也有部分航空公司高管正在接受调查,但在公司内部看来,这些无疑是企业行为。而长期制度性的缺失才是根本,制度不改变,仅依靠政策面调整,不触及深层次矛盾,无助于解决问题。

  上千万的协调费

  此前审计署针对三大航的调查显示,三公司均存在违规行为。但业界认为,审计署的报告,只揭开了民航业权力寻租的冰山一角。

  其中,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于2005年至2008年间,其所属企业在核算客票收入时,直接扣除了超标准支付的机票销售代理手续费,造成少计收入和费用各13亿元;南航集团则在核算国内客票收入时,直接扣除了超标准支付的机票代理手续费,造成少计收入和费用各约9.95亿元,而在2005年至2008年间,南航集团所属企业也未将业务合作收入约1,570.36万元作为收入核算。

  显然,大量的资金于账外消失。

  上述民航企业高管表示,招待费用、协调费用这些资金根本没法入账,但这部分费用却必不可少。业内人士透露,相对国企,民营航空在申请航线和航班时刻时,遇到的掣肘更多。以前,全国每年有夏秋两季两次大型的航班时刻协调会,但功课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做足了。而另一位机场人士则直言,之前的分配方案非常不透明,所谓的航班时刻协调会,也已成为一场权力和利益的交易会。

  上述民营航企人士还表示,根据以前的一份民航航班时刻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各地区管理局都应成立机场航班时刻协调委员会,成员包括所属地区管理局、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代表。其中空中交通管理局的话语权相当大。

  显然,在时刻有限,航线优劣直接决定航企盈利状况的局面下,掌握话语权的部门无疑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该民营航企人士表示,有人会将热门航线时刻放起来,然后以不定期航班的形式出现,又或者用包销航班、包机业务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这给了包机代理公司生存的空间。很多时候,航企也非常无奈,想要获得优异时刻,却突然发现绕不过包机公司,这也就造成有的公司虽然跑了无数趟总局,却就是拿不下时刻的现象。

  上述民营航企人士称,想要拿到一条北京航线,现在的价格起码在千万元以上,如果是热门时刻,那价钱就更贵了。国有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更大,民营航空根本没法竞争。需要疏通的部门和人员实在太多,比如包机公司、空管局等。

  “关键人物”相继落马

  在航线的争夺中,除了巨额的协调费,还有一些“关键人物”也是航线协调中无法回避的角色,2009年11月底,被调查的包机公司日美航空老板庞汉章便是其中之一。

针对庞汉章的调查显示,该公司在2005年至2008年间,曾与南航所属公司签订52份包销,或所谓合作经营的协议。

  双方的合作中,庞汉章负责进行航线协调工作,南航则提供运力,双方并按约定比例分成。上述民营航空人士称,当时想要拿到北京始发航线都要通过庞汉章,否则基本无可能。虽然一次调查牵出了一连串“大萝卜”,但不少民航业内人士似乎仍不看好航班时刻改革进展。因为最后的审批大权几乎就掌握在几个关键人物手上,而对他们往往又缺乏严谨的部门监督。

  2010年5月落马的首都机场集团原董事长张志忠,就案发于10年前他担任民航总局运输司司长一职期间收受的“一张银行卡”。

  据有媒体报道称,由于航线审批和调配都主要由运输司负责,张志忠当时所在的职位就显得格外关键。那张“银行卡”也就是张任民航总局运输司司长期间,接受南方一家公司承包航线的“灰色公关”所得。

  飞机引进也有“潜规则”

  如果说国内航线协调存在一些“潜规则”,那么在各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引进中,同样存在着某些人为操纵的因素。被誉为中国最有实权处长匡新的落马,便让在飞机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阴影,也逐渐显露出来。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8岁的匡新1984年毕业于天津民航学院 (后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随后进入当时的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发展司铁路民航处工作。其后铁路民航处则被拆分为铁道处和民航处,分别下属于机构改革后的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和基础产业司。在2007年之前的近十年时间中,匡新一直担任民航处处长,被认为是民航行业政策制订和项目审批工作中最具实权的人物。

  也正因如此,目前,业内对于“匡爷”落马传言最多的版本是被私人老板检举,涉嫌在机场建设工程项目中有经济犯罪,同时也被认为涉嫌在国内某航空公司引进飞机时收受贿赂。

  按照程序,所有的机场规划建设和航空公司购买飞机都需要上报民航局,民航局审批之后又要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其中,具体采购多少架飞机,什么飞机,每家航空公司分多少架飞机,发改委具有最为关键的决定权。在政府机场建设资金和年度飞机引进总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审批不仅意味着项目能否成行,还意味着可否获得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而匡新当时所任职的民航处处长,就是这一审批链条中最关键的角色,也随之成为灰色公关重点对象。

  虽然有染于民航权力腐败,但匡新担任民航处处长期间,曾深度参与了2002年的六大航空集团重组,2003年的机场属地化改革以及2004年的民航票价改革。他任职期间还积极支持民航票价公开折扣、明码标价,支持机场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等。

  很多人士评价匡新待人严厉,工作能干。也正因如此,对于匡新的落马,不少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出由衷的惋惜。而对于航权寻租的潜规则,更是表示深深的感叹。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