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汽车后市场 蕴含 巨大 发展潜力

我国汽车后市场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2007-08-16 中国交通投资网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正逐步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亦将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备受国内外瞩目,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要想将这一巨大市场空间进行充分的挖掘,还面临着诸如技术体系、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着眼汽车后市场的长远发展,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这些瓶颈。

 

  汽车后市场将迎来发展高峰

 

     汽车后市场,即汽车销售以后围绕其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一倍以上。从销售利润看,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50%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

 

     有专家指出,按照目前我国汽车服务占12%的比例计算,如果以成熟汽车市场中服务所占的比例为参照,再结合汽车金融、租赁等服务还相当薄弱等情况,汽车售后服务在现有12%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还有近1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500万辆,其中私家车突破1800万辆,私家车主正逐渐成为主要消费群体,这对汽车后市场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般情况下,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在车辆使用4-9年之间是最大的,因此国外汽车业界普遍认为,从2007年开始,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将经历较高的增长,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以上。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国际著名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已经在中国大范围布局,国内许多品牌正在加紧布点,民间资本也开始大举进入这一领域,整个汽车后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与此同时,一些路边店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兼具技术和实力的连锁服务品牌。

 

     目前汽车后市场还很难成为独立的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同福说,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还很难完全脱离开整车制造业的掌控而成为独立的市场,而且这一现象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从长远看,汽车后市场不会长久地从属于、依附于前市场,因为汽车消费者需求变化,不仅决定了汽车后市场的走向、规模、经营形式和服务方法,也会反过来对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盖方指出,北美、欧洲地区的许多国家汽修市场已步入高级阶段,而我国却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向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发展,但人力资源的不足和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都成为汽车后市场向前推进的瓶颈。

 

     除了人才方面的问题,市场秩序混乱同样不容忽视。刘同福指出,从表面看,我国汽车后市场企业总数庞大,但发展却良莠不齐,形成品牌的更是屈指可数。我国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店面不少,但大多规模较小,店与店之间在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比较严重。此外,汽车销售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成本优势等问题同样影响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整体发展。

 

  破解中国汽车后市场瓶颈制约的对策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全国性论坛上,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企业处处长徐敏建议,汽车后市场首先应借助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的力量对建设发展提出一个基本框架,同时有关部门应尽快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由此缩短由乱到治、由弯路到良性循环的过程;民族企业要自主创新,促进自身品牌发展,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鼓励其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法,如连锁、专卖店等,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2010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将达5000万辆以上,巨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使得后市场企业的服务层次也需不断升级,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应添置更多更齐全的保修设备提高服务层次和质量。”盖方建议,企业一定要注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增强服务理念,强化企业服务文化系统的打造,注重员工服务质量的细节培养。同时,有关部门也应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在“量”与“质”发生矛盾时能向后者倾斜。

 

     盖方还表示,汽车销售体系的选择将对后市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应建立起以生产厂家为主导的销售体系,使厂家、经销商和售后服务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同时应选择恰当的汽车销售模式,譬如有利于发挥集团采购优势的连锁经营模式。

 

     至于如何突破人力资源的瓶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执业资格鉴定中心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建议,首先应建立一个人力资源推动行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以汽车行业协会为中心为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指导协调和服务,并由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方面提供支持。其次,开拓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训的服务通道,例如建立服务体系中客户服务岗位等关键职业岗位的培训,建立职业培训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