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海上 应急搜救

我国海上应急搜救能力全面提高

2007-10-10 中国交通投资网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虽然先后有台风“利奇马”和“罗莎”来袭,但由于交通部事前高度重视,多次就防抗台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级海事、救捞部门认真落实,有效防范,没有发生一起与黄金周出行有关的险情和事故。近年来,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在气象、海洋等部门的协助下,建立了台风预防、预警机制,在每年的防抗台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各级政府积极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交通部推动建立了国务院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和国家、省、市三级应急救援体系,与中国气象局签署了共同做好海上搜救气象服务的协议,建立了灾害性天气预防预警机制;与卫生部、信息产业部等建立了联动机制;建成了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险情应急机制,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格局。

 

     为及时准确获得各类海上遇险报警和搜救现场信息,提高搜救行动的成功率,近年来交通部加强了海上搜救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海事卫星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和搜救卫星系统等海上遇险与安全信息系统。同时,交通部海事局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江苏段建设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海事电视监控系统,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琼州海峡及沿海重要港口等海域建立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还建立了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及时协调船舶参与救助。在中国沿海各主要城市,还开通了12395公众海上险情报警电话,方便公众及时报告船舶遇险信息。

 

     为进一步提高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交通部推进海事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近年来,先后建造了3000吨级、1500吨级和60米级、45米级、35米级海事执法船,基本形成了能覆盖我国管辖海域的海事执法船队。为提升长江干线水上搜救能力,交通部在长江实行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了长江专业救助网络。目前,全国有14个交通部直属海事机构和27个省级地方海事机构共计6万余名海事执法人员。我国海事系统溢油应急储备库已建成两个、3个在建,共有6艘大型航标船加装溢油应急设备。

 

     交通部救捞系统是我国唯一的救助专业队伍。2003年以来,通过救捞体制改革,成立了北海、东海、南海3个专业救助局和烟台、上海、广州3个打捞局,在大连、烟台、上海、厦门、湛江等地建立了交通部海上救助飞行队,实行了动态值班待命制度,专业救捞队伍达7865人。目前,交通部救捞系统共有救助船舶56艘,其中新建全天候大型救助船9艘、穿浪型双体快速救助船3艘。

 

     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我国海上应急搜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2002年,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全年共组织、协调重大搜救行动263次,派出和协调各类参加救助的船艇603艘次、飞机9架次;全年在我国搜救责任区范围内涉及中外遇险人员7973人,经救助7532人获救,救助成功率达94.5%。而到了2006年,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全年共组织、协调重大搜救行动1620次,派出和协调各类参加救助的船艇5322艘次、飞机121架次;全年在我国搜救责任区范围内涉及中外遇险人员17498人,经救助16753人获救,救助成功率达95.7%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