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日系车

日系车企集体进入放量期

2014-06-16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4年在华新增产能将包括上海大众新疆工厂、东风日产大连工厂、上海通用武汉工厂等。

  潜力无穷的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令跨国汽车巨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华新增产能将包括上海大众新疆工厂、东风日产大连工厂、上海通用武汉工厂等。这也意味着,2014年各大车企在华新增产能累计将达近120万辆,基本覆盖行业预期的新增产销量。

  大众通用上演巅峰对决

  近一个月以来,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连续两次扩产。早在去年10月24日,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正式建成投产时,上海大众的总产能已提升到175万辆。近期,上海大众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了《扩大投资、深化合作的战略协议》,使上海大众的产能直接突破200万辆大关。而随着不久前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项目奠基,一汽大众的产能也将突破200万辆。

  很明显,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是为实现“2018计划”而做准备。在2009年初,大众集团公布规划,计划在2018年超越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成为全球第一。2013年,大众以973。1万辆的销售成绩小胜通用的971。5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企业,但仍落后于丰田的998万辆。大众、通用与丰田,都有自身固有的优势市场,而这之中,保持中国市场销量的提升对三家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大众与通用。

  今年1——4月,大众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1253604辆(不含进口车),同比增长23。4%。其中SUV市场同比增速最快,达到54。2%。大众在轿车市场取得了20。4%的同比增长率,而MPV市场则出现了销量下滑,同比下降7。3%。但由于大众在MPV市场体量较小,因此对其整体销量增幅影响不大。在产品方面,仅上海大众大众品牌,未来两年就将有七款产品相继推出,其中包括全新的帕萨特、朗逸、途安的后续车型、全新的途观、C级车、大型的B级SUV,以及全新的A级车,这些都将成为大众汽车实现“2018计划”的筹码。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众在中国的400万辆产能在年内就将得到充分消化,未来的产能仍将面临缺口。

  对于通用来说,中国市场也是不可丢失的固有市场。通用目前正在中国市场推进其“全速前行”计划,试图与对手拉大差距或者实现赶超。这一计划将支持通用在2015年底前建设完成五家新工厂,其中包括四家汽车总装厂和一家动力总成工厂。通过2014年至2020年间的陆续扩张,通用汽车在华总产能届时将提升65%。这些都意味着,“全球第一”之争仍将继续,并且愈加激烈。

  除大众、通用外,日系车企也在加紧布局,积极地进行产能扩张。一方面,2013年汇率高企的日元以及快速增长的中国车市,无形中都加速了日系车企在华的本土化进程。另一方面,自钓鱼岛事件爆发以后,棒喝顿悟的日系开始在华反思和救赎,日系的本土化也进入到集体加速度爆发阶段。各日系巨头都将产能变现时间锁定在2015年或2016年。未来2到3年,日系车企将集体迎来的密集放量期。

  到2015年,丰田在华产能将突破160万辆,当前丰田在华产能在92万辆左右。目前丰田在华,一汽丰田共有4个工厂,总产能为46万辆。丰越新工厂投产后,一汽丰田的总产能将达到56万辆。根据一汽丰田高层透露,2014年,一汽丰田的产能或突破70万辆,2015年,产能或达到100万辆以上。广汽丰田近年来也从20万辆产能提升到36万辆,2015年广汽丰田总产能将提高至60万辆。

  2016年,本田在华总产能将达到120万辆,今年本田在华总产能将突破100万辆。2015年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将完成12万辆到24万辆的产能扩建。届时,双工厂产能将达到50万辆以上。2014年、2015年东风本田将挑战35万辆以上和50万辆以上的年产销目标。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将于2015年建成投产,首期产能12万辆。同时,第三工厂已正式启动24万辆产能扩建,将于2016年建成年产24万辆规模的整车生产线。届时,广汽本田产能将达到72万辆。

  2015年到2016年,雷诺——日产在华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左右,当前日产在华年产能大约为120万辆。2012年,东风日产花都工厂整车的产能将达到60万辆。东风日产大连工厂计划2014年投产,一期产能达到5万辆,最终将建成年产30万辆规模的整车工厂。

  汽车产业或现产能过剩隐忧

  在中国汽车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情况下,许多大型车企如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等合资车企认为产能不足阻碍其占领市场,纷纷扩张产能,扩能速度快于竞争对手,更是快于自主品牌车企,并将产能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增加市场需求压力;但另一方面一些一线城市却纷纷推行汽车摇号限购政策,限制私人购车,导致汽车市场需求缩减,此外,欧美等车企近年来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迅速占领阵地。因此,中国汽车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被打破,3年来首度出现供大于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约为84%,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国内千人拥有量是70多辆,和国际平均水平差近一倍。现阶段中国只是把眼界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将国际市场纳入进来,未来汽车产销量至少要有10%——20%走向国际市场才能有效释放产能。有分析认为,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的前提下,当前只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不存在产能过剩,但汽车产业有一定的过剩压力。据专业机构预测,2016年左右整个汽车产业很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政策成产能扩容紧箍咒

  几天前,笔者在东风悦达起亚盐城第三工厂期间得知了有关东风悦达起亚第四工厂的消息,虽然相关信息仍属于保密阶段,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东风悦达起亚第四工厂仍将选址盐城,并且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年初第三工厂正式投产后,东风悦达起亚已经具备年产100万辆汽车的能力,按此推算,未来第四工厂投产后整个产能规模将有望达到150万辆。2013年,东风悦达起亚的年销量为54万辆,与百万辆销量规模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东风悦达起亚在盐城这个小城市大规模扩张,是否会有产能过剩之虞?

  从表象来看,汽车企业跑马圈地产能扩张的行为似乎与已经出现的产能过剩的局面相矛盾,企业自身难道没意识到吗?而事实上诸多车企扩能的理由,恰好是基于对我国汽车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乐观预计,热衷产能扩张的企业都表示已显端倪的产能过剩并不足以阻碍其占领市场。换一个角度来看,汽车企业与地方政府之所以在产能大肆扩张上形成默契,是因为该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其产能扩张能获得国家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而且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冲动,还会想办法促使汽车投资。相比其他产业,汽车企业年产值通常几百亿甚至上千亿,不但增加就业机会,而且带动较长的产业链条。

  从全球市场来看,近年来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和新兴市场却依然表现出向好的趋势,尤其是国内汽车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从2000年的年消费200多万辆到如今跨越2000万辆,这一路狂飙的态势使得欧美车企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欲望十分强烈。不过,随着大城市交通拥堵、雾霾等末端影响的加剧,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汽车消费将产生很大影响,未来汽车市场前景将由此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