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铁路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调

2014-05-12 中国交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铁路沿线资产评估及“以地养铁”模式的探讨等工作亦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旨在加大铁路“输血”力度的同时,提高铁路自身“造血”功能。

  今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连续四次上调,从年初的6300亿元提高至8000亿元,直逼2010年8426亿元的铁路投资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铁路沿线资产评估及“以地养铁”模式的探讨等工作亦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旨在加大铁路“输血”力度的同时,提高铁路自身“造血”功能。

  作为“保就业”和“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铁路的投融资力度以及相关扶持政策预计将不断加码。这将对铁路行业形成极大利好,装备、基建、运输等细分行业企业有望获得业绩高增长。

  相关政策加码不断

  不到半年时间内四次上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在中国铁路投资史上或许并不多见。

  继年初召开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确定2014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6300亿元后,先是铁总将地方和社会独立投资的700亿元纳入统计口径,使铁总投资增至7000亿元。4月初,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专访时又提出,将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增加到7200亿元。半个月后,铁总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将全年投资总额再次调增至8000亿元以上。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同比增长6.4%。按照上述铁总的计划,今年一季度铁路投资仅完成8000亿元预定目标的9%,由此预计,下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加速“放量”。

  在加大“输血”力度同时,加强铁总自身“造血”功能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从铁总内部人士了解到,目前,针对铁总旗下资产尤其是铁路沿线土地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目的是摸清家底,寻求保值增值的办法,预计近期可能会有关于铁路投融资改革的相关政策出台。在运价进一步市场化、铁路沿线土地资产盘活、铁路发展基金加快设立等一系列刺激下,铁总自身造血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铁路建设是“保就业”(铁工铁建员工人数达53.4万)和“稳增长”(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涉及钢铁水泥等大量建材)的重要手段。近期,一系列政策信号显示,加速重大铁路项目投资,稳增长预期正在强化。随着铁路投融资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及地方平台债务梳理,铁路外投资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对铁总的投资总量形成有利补充,铁路建设将迎来高峰。

  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可期

  业内人士认为,铁路投资一再加码,将对铁路股形成极大利好。三类企业值得关注: 一是铁路运输类企业,如广深铁路、大秦铁路、铁龙物流等;二是铁路基建类公司,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铁二局等;三是装备制造类企业,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 、晋西车轴、晋亿实业 、永贵电器等。其中,最看好的是装备制造企业。

  根据铁总年初计划,2014年铁路机车车辆购置金额约为1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其中,增量主要是动车组产品。而此次铁总电视电话会议则提出,设备投资额将由1200亿增至1430亿元以上。这不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较2013年的投资额增长近50%。

  同时注意到,2014年的铁路设备招标已于近日悄然启动。4月24日,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投”)发布一系列总价达200亿元的车辆招标公告。相比往年,这次招标提前不少时间。此外,中铁总委托中国铁投于4月28—30日发布一批相关货车、机车、客车包括动车组维修的采购项目。

  业内人士预计,4月提前启动年内首轮铁路装备招标,使得动车组招标提前至5月的可能性加大,而2014年年内首轮动车组招标规模有望大幅增长至280列。2013年,铁总共进行了两轮动车组招标,公开招标动车组共417列,其中350型248列,250型169列,金额总计约690亿元。

  伴随2013年铁总招标重启,年初中国南北车动车组在手订单合计超440-460列,创历史新高。伴随进口核心零部件的交付,第二季度将创下动车组交付历史高峰。受益于此,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业绩均将出现较大幅度提升。

  此外,2014年高铁出口有望突破,铁路建设“十三五”规划开题,中西部建设和既有线密度提升,这些都将成为铁路装备类企业业绩增长的催化剂。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